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章 离奇的岩画
第(2/3)页
天念叨你,说你是个天大的‘邪’才,来小老弟,让我们两个看看你究竟邪到什么程度。”
“不敢不敢,我哪里敢在圣人面前卖字画呢?”我连忙摆手道。
那位我崇拜的文字专家有点不高兴:“小胡啊,才离开学校没有一年,就变得市侩了?这里没外人,大家畅所欲言嘛!你的毕业论文我看过,在文字方面很有见地,你们毕业的时候我还专程问过柳老,希望你能来我这里读研,结果听说你当大夫去了,现在遇到说明咱们还是有缘分的,怎么?不肯赐教?”
我让他说的一阵脸红,柳教授又在一旁给我使眼色,我只好走到几箱露天摆放的出土文物中查看,发现了几件精致的石斧、黑色石箭头还有一个青玉玉面人,心中有了盘算:“几位老师,依学生愚见,这座山洞遗址留下的历史信息和历史沉淀相当的厚重,不能从单一的文明和文化层或者族群来分析。在原始社会时期,山洞和附近的山林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资源,物产丰富水源丰沛,岩画中所绘的内容正可以印证,对原始人低劣的生存能力来说,这里绝对是块宝地。有些群落的人在此居住几百上千年,甚至上万年都不奇怪,而当此文明消失迁徙后,就会有新的文明补充进来,那么文明的跨度会变的相当大,层次差异非常明显。比如这几支黑石做出的箭头,我们在吉辽一带的古人类遗址中发现过很多,是旧石器的典型器物,年代久远,少则七八千年远则数万年。再看这块青玉玉面人,很像红山文化的产物,能加工坚硬的玉料,说明时代近了很多,大概四五千年。面对如此复杂的发掘现场,应该按文化层清理发掘,先横向发掘,清理完一个地层,再纵向发掘,然后系统的立体的编排出文化的延续和更迭过程,我……”说到这,我看到他们三个都在摇头叹息,自信心一下子没有了,没敢再说下去。
年长的那位专家惋惜道:“考古这行,成材率忒低,往往带几批学生,一个出彩的都没有。就是因为咱这行既需要长期的学术理论积累,又需要灵活发散的脑筋。这两者本身就冲突,有些人很吃苦,但是看书多了反而死板了;有人脑筋灵活,但是这样的人又不用功,太难太难了。像你这样的好坯子,又选择了翘行,太可惜了。我们这帮老家伙一把年纪了都不敢退休,怕一撒手没人顶上来啊,要不你再考虑考虑,如果感觉老柳那里待着闷,就跟我学,我女儿长得也漂亮。”
我被弄了个大红脸,但是他还挺认真,再三要求我考虑重新入行,弄的柳教授也很尴尬,最后他见我铁了心了,才又说道:“罢了,罢了,也不能强求,喜欢历史热爱考古学的人也不一定非干这个,真正的高手都在民间嘛!咱大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光靠我们这些人发扬光大的不够的,继承发掘它们要靠全民族的重视和努力,主力军是你们这些年轻人啊。只要每个人都热爱自己的国家,热爱本国的文化和历史,咱中华文明就能辉煌下去,是不是啊!”
几个人都会心的点头称是,然后又对我进行了一番勉励,我深受教育,倍感珍惜与学术泰斗们的这次交流。
傍晚几位领队把全体人员召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笔趣阁阅读网址:m.xblqugex.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