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四章 我家遭贼了
第(1/3)页
我在祠堂地下墓室发现的金牌和二毛从阴山里带出来的金牌惊人的相似,这令我非常震惊,费尽心血对金牌研究了一个多月,可是一点进展都没有。没办法,我只好借助于他人之力,于是把金牌的照片分别发给了几位知名的学术权威,几周之后陆陆续续收到了回信。
有的说要看一下实物才能确定,有的说不知道,还有的竟然说金牌是现代的仿品没有收藏价值!而那位刚在呼市认识老学者,他一下子给我寄来了十几张信纸的回信,详细的分析了螭吻形象的特点。他说金牌并非铸造,而是整块金子篆刻而成,雕刻手法成熟,是唐以后的产物,背后的残缺文字他也试着修补,关联了很多唐宋时期的诗词,但是没有发现相近的。能够辨认出的两个字文笔流畅,豪放洒脱,“尚意”而不“尚法”,注重个性。结合雕刻技艺和书写特点,他推断金牌是宋朝之物,甚至确切到北宋仁宗至徽宗之间的百年间。
从内蒙回来后,我曾问过柳教授是否认识这位复姓纳兰的满族古文字学者,柳教授当时的表情非常诧异,没想到我会认识这个人。
柳教授说这位纳兰老先生是他的老学长,北大出身的优秀人才,今年都快九十岁了,一辈子浸淫于古文字的研究,而且在文物鉴定上的造诣也很深,曾经主持过几次著名古书文集的修缮工作,在圈里名望很大,桃李满天下。但是他性格却极其古怪,相好人的见面说几句话,不相好的连客气话都懒得说,转头就走,为此得罪了不少人,一直受到排挤不得重用。
学生的学生有的都是专家院士了,他自己却熬到退休还只挂了个副教授的头衔,这还是学生们偷偷关照的,要依他的脾气,有饭吃有书看就行。写了无数论文却不肯出书卖钱,什么福利待遇都不要,住着百十年的破烂屋,衣服没一件不打补丁,可以人家一点不在乎,就是一门心思的搞学问。
柳教授算是他的晚辈,在参加学术会议的时候见过他几次,向他请教了不少问题,算是有几面之缘,并未深交。
在呼市我们只短短见过几次面,而且见面的大多数时候都是紫毓在和他交谈,我只是站在背后听他们讨论。没想到他老人家对我却情有独钟,在信里不但对我好学之心大加赞赏,最后还给我要家的地址,说要亲自来看看我的金牌。我一想这么大年纪了,身体不好道又远,万一有个马高蹬短的,我也于心不忍,于是撒了个善意的小谎婉言谢绝了。
宋代文人好金石成癖,这点学历史的人都清楚(典型的例子,李清照两口子,不吃饭也要收集金石拓本),赵姓皇族本身又文气十足,每代皇帝书法造诣均是不俗,而且出了赵佶这样的书画皇帝,纳兰老先生认为金牌是北宋中后期的产物也是有根据的。
看着黄灿灿的金牌我感觉很窝火,自己搞不清楚,又不敢过分声张,急的我好几夜都睡不着觉,但随着时间一天天的过去,热乎劲也消了,我的生活又恢复到了往日的平淡,只是从原来的两点一线(单位---家)变成了三点一线(我家-----她家----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笔趣阁阅读网址:m.xblqugex.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