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八章 明朝那点事(2)
第(3/3)页
字,王莽篡汉的时候,摔掉了一个角用黄金补上的,等等。
郑椋点头称是,又问道:“那在秦以后的朝代中,传国玉玺共失踪过几次,最后一次又是在什么时候。”
我真有点不耐烦了,急道:“你这是出高考题呢?几次我记不清了,读过《三国》的都知道,孙坚枯井捞出玉玺,也是被玉玺害的丢了命。五胡乱华的时候玉玺几经易手,成了“人人想得,谁得谁亡”的祸根,最后归于隋唐的大一统帝国之下,五代时后唐末帝李从珂抱着玉玺在玄武楼自焚,玉玺从此下落不明。后世也曾出现过几次发现玉玺的传闻,有名的像宋哲宗、徽宗时期都有民间进献玉玺的事件,元成帝时也发生过“发现玉玺”的闹剧,直到明清时各种版本的玉玺事件层出不穷,不过都没得到证实,估计都是私刻的‘假公章’。这样回答你满意了吗?要不要我再给你讲讲北京人头盖骨的去向啊!”
“宋徽宗得到了真正的玉玺,元成帝那块是假的。”郑椋非常认真地说道。
“哈,”我忍不住笑了出来,“郑椋,我不知道你究竟想说些什么,怎么话题扯到了‘天字第一号国宝’的身上,宋徽宗是发现了真玉玺,元成帝时发现的是假的,证据呢?”
“证据就在你手里。”郑椋指着我手里的两块金牌说道。
我看着手里的两块金牌,惊讶的合不拢嘴:“你是说,我们手里的金牌和玉玺的下落有关?这不可能吧!我记得具野史记载好像是一个农民在自家地里发现了传国玉玺,把它献给了宋徽宗,玉玺又不是土豆子,哪能说刨就刨出来啊?”
这时候那黑大汉回来了,手里端着好几盘菜,还有几瓶啤酒饮料,郑椋帮忙接过放在座子上,启开啤酒给我和紫毓满上,说道:“胡哥还没吃晚饭,咱们边吃边聊,估计又是一个不眠夜。”
接下来郑椋说讲述的内容极为繁复,信息量太大,我已经记不清先后顺序了,只能按照我的思路来描述。
故事的第一位主人公:宋徽宗赵佶,职业: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书画家,兼职:皇帝(注:昏君)。刚登上皇位时的赵佶,还是很有理想和抱负的,勤政节俭,广开言路。可惜他的轻佻性格和书画爱好注定他的悲惨命运,因为的他的骄奢淫逸和好大喜功,把一个好端端的盛世搞的千疮百孔,就在大厦将覆前,宋徽宗意外的得到了一件宝物,那就是传国玉玺。
一个农民在平整自家田地的时候意外的发现了玉玺,通过地方官献到了汴梁,徽宗治国无方,但是在金石上的造诣极高,他一眼就认出这就是真的传国玉玺。徽宗惊喜万分,认为是上天对他的眷顾,承认大宋是天下的正统,他自己是天定的帝王。然而事与愿违,玉玺的出现非但没有带来歌舞升平的盛世景象和天下的一统,反而引来了如狼似虎的金兵。
笔趣阁阅读网址:m.xblqugex.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