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零一章 建文朝遗事1
第(2/3)页
比之从前更加艰苦,死人是天天有的事儿,建文帝于心不忍选择了一条在当地被认为是很普通的办法,那就是出海下南洋。
元末明初可是说是中国有史以来战争最频繁,波及最广的时代,东南沿海一代的老百姓多有出海躲避战乱的传统,往往是乱时出太平回,然而元朝的残暴统治持续了一百年,造成大量的中国“难民”流落海外无家可归。但这并不是没有一点好处,往大了说开发了南洋诸岛,宣扬了先进的华夏文明,往小了说给留守在家乡的亲人又找了条出路。
当时海禁不严,雷州一带的百姓很多都靠和外国人做生意谋生活,更有些富商搞起了海上贸易运输谋取暴利,从各大港口出发的中国船只纵横在茫茫地南海当中,形成了不少固定的贸易线路,有茶叶线、瓷器线、丝绸线、药材和香料线等等,这些都为建文帝出海提供了便利。
最终他们出海的日子定在了建文8年的腊月,二十艘船,一千多号人,为什么选在那个时候书上没说,估计是斗争形势造成的,出海的时机不好造成了后续的一系列不顺,原本打算横渡琼州海峡到海南岛的深山中积蓄力量,结果这么熟悉的海道居然走岔道了,到最后他们也没见到海南岛的影子,可见队伍中真正的好水手其实不多。
当然天气恶劣占了很大的因素,在古代没有制动力,全靠风力就没谱了,谁知道海风是向海南岛吹,还是向葫芦岛吹的,他们一直在海上漂了好几个月,好在不断能登陆一些不知名的小岛补充淡水和食物(据书中描述他们应该是在南沙群岛附近徘徊),在其中的一个面积较大的岛屿上,建文帝和他的随从无意间救起了一个野人婴儿,也就是我们在山洞里见到的那个像猩猩的巨人。
这个婴儿长大之后身材异于常人,性情粗野,对建文帝却出奇的好,以父礼待之,此人力大无穷能生撕虎豹,善使双鞭有万夫不挡之勇,虽不能说人言但通兽语,常指挥野兽作战,是建文帝晚年的得力助手。
救起野人后不久建文帝的船队遭遇了海上的狂风,船只和人员损失过半,在这个节骨眼神竟然遇到海盗了!
不过笃信佛教的建文帝运气明显比我们好得多,我们遇到海盗是倒了八辈子霉,人家遇见海盗是遇见贵人了。海盗们和建文帝的舰只在海面上对峙了数天,当对方获悉建文帝真实身份之后,不但送来酒肉,海盗首领还亲自到旗舰上负荆请罪。
海盗首领姓夏,祖先曾在南宋军中为官,宋被元灭后因不愿做亡国之奴,带着军卒流落到了海外,做起了无本的买卖,打劫过往的官船和洋鬼子的军舰,不期居然和流亡的天子相遇,所以才亲来请罪。
建文帝不但没有处罚,反而重用了这个姓夏的人,还封给了他总兵的头衔,夏总兵对皇帝的封赏感激涕零发誓效忠,在他的指引下建文帝在一座大岛上安顿了下来,周围岛屿上的汉民听说中原的皇帝来了,纷纷前来投靠,岛上的人口迅速膨胀到了上万人。
岛上物产丰饶,海中鱼虾取之不尽,但面积太小,终不是长久栖身之计,最后夏总兵想到了一个地方,他听说宋忘之后大量汉民流落南洋诸岛,其中最大的一支聚居在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笔趣阁阅读网址:m.xblqugex.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