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一十二章 静夜
第(3/3)页
对当今朝廷不满,却知一旦宁王造反必然为害天下苍生,自己绝对不能附逆,于是找借口说道:“不瞒兄长,我早有隐世之意,愿纵情山水不再过问政事,还请兄长原谅则个!”
朱宸濠没想到朱炯竟会当面拒绝,脸上微微露出一丝不悦之色,但很快恢复了正常,笑道:“那真可惜了兄弟你的这身能耐了,也罢,君子不强人所难,只得好忍痛割爱了。但是哥哥王府的大门始终是为你打开的,只要你愿意随时来都可以来,天要亮了,为兄要回王府了,不然有些小人又要搬弄是非了。”
二人道别后,朱炯回了江州,朱宸濠仍做他的王爷,刚开始他一直打探宁王方面的动静,但时间久了他渐渐就把这件事淡忘了,没想到短短的两年时间宁王的势力竟然迅速膨胀,这真是始料不及,大出朱炯的意料。
长江洞庭湖一带自古就出水匪强盗,历代朝廷都难以根除这些毒瘤,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强盗们熟悉当地水陆环境,打不过就跑,跑不了就往芦苇荡里一钻,就算来十万大军你也搜不到半个人影,军队一走他们又死灰复燃继续为害一方。
二是湘赣一带民风彪悍,乡斗频发,民间习武之风盛行,农闲时几乎每个村都聘武师教授庄户武艺,强盗们的实战经验丰富,靠抢掠来的财物购置兵器盔甲,战斗力比正规军也毫不逊色。
如果宁王真的收编了荆湘一带的水匪强盗上万人,那说明宁王叛乱已成定局,而且最近九江府频繁出现的江湖人物,正好佐证了这一点。
朱炯心里清楚,大明朝有上百万的军队,可大部分精锐都驻屯在长城沿线抵应对蒙古的威胁,长江一线是大后方,州府中除了捕盗捉贼的差役捕快,就只有些乡勇,这些人应付少量农民起义还凑合,可在正规军面前不堪一击。
南昌地理位置重要,有四通八达的水陆交通,可以从任何一点进攻江西境内任何一个重要城市,然后沿江而下如果打下安庆,大明朝的第二都城南京就岌岌可危了。
想到这儿,朱炯不由得出了一身冷汗,心道:“不行!我得上表朝廷,做好应对宁王造反的准备!如若不然,沿江一带富庶地区被战火波及,国家本根就要动摇了!”
朱炯伏到案上,拿出纸来提笔刚要写,突然自嘲的笑了:“我做御史的时候上表都无人看,何况现在成了白身,一介草民的书信即使寄到京城也只有让小吏拿去擦屁股的份。朱炯啊,朱炯,宁王也好,安华王也罢,都与你无关了!与其替别人操心不如先想想如何自保吧,两年前我曾拒绝了宁王的邀请,九江又在宁王的势力范围附近,必须尽早离开这块是非之地,然后去找王守仁王大人,把宁王谋反的事汇报给他,或许还有消弭战争的可能。”
他不由得又想起了中午救下的祖孙二人,不知道他们离开九江了没有,天已经到了寅时,再不睡天就要亮了,于是朱炯吹灭了蜡烛,走到窗边准备关窗睡觉。
可就在他要关闭窗户的一瞬间,他发现街角的黑暗里“唰”闪过了一个人影,此时夜虽已深,但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那人虽然身法极快,却怎能逃得过朱炯的一双夜眼。
笔趣阁阅读网址:m.xblqugex.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