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_第115章 悬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5章 悬赏

第(1/3)页

扛大包,  卖大力气。

        随大流,吃稀粥配馒头。

        大中午的,  他们一行人沿着墙根,  或蹲或坐地上,吃喝堵不住嘴。

        二骏想他夫郎做的咸鸭蛋了,说他夫郎做的咸鸭蛋是一绝,  掰开流油,  又香又好吃,泡到粥里,  别提多下饭了。

        四猴想他夫郎做的凉拌黄瓜了,  说黄瓜里还拌了花生,  一块绿的,  一粒红的,  都是脆的。黄瓜有水分,  甜脆爽口,花生干干的,脆香好吃。挖几勺到碗里,  还吃什么粥啊,  干饭都能吃两盆。

        三苗他不想吃粥也不想吃馒头了,  他想夫郎做的芝麻蛋饼。芝麻不是主食,  寨子里没谁家种芝麻,他成亲以后,常吃芝麻。烙饼加点芝麻,  做年糕也加点芝麻,  吃汤圆也加芝麻,  香得很。

        王猛说他们没出息,  就想一些小玩意儿。

        他想吃大肘子了。他夫郎好手艺,  一根柴火就把肘子炖得软烂,他拎起骨头,肉都差点掉地上,猛咬一口,又烫又爽。什么叫香?大口吃肉才叫香!

        黎峰听他们聊着,也想了很多。

        陆柳做饭肯花心思琢磨,总爱看他喜欢吃什么。新鲜菜要弄两盘,看他喝水少,就要打个汤。他干体力活,就会割肉。

        省钱都是悄悄的,一份肉在好几盘菜里打过滚,却从来没亏了他的嘴。

        他想桌上常有的一碗咸菜,加了肉丁和豆腐丁,一点点的小心思,都让这盘黑不溜秋的菜变得咸香有嚼头。

        他想冬日里的一碗鱼汤,从杀鱼开始花心思,片出鱼肉,榨干鱼骨里的腥气,盛到他碗里的,不带一根刺,鱼肉细嫩爽滑,汤汁鲜浓香甜。

        他也想他们半夜偷吃的肘子。那么一点点,都比平常大口吃的有意思。

        他家小夫郎不挑嘴,不挑食,地里长的、山上采的,都不嫌弃,拿到什么食材,都想做些尝试。

        吃素是好的,吃荤也是好的,容易满足得很。

        黎峰低头喝口粥,说想夫郎煨的瓦罐粥了。

        用灶膛余火煨炖的米粥很粘稠,米粒被炖得稀烂,和米汤完全混合在一起,还有部分在瓦罐边缘烤出锅巴,想想都香。

        陆柳有时候会在里面加肉丝、肉丁、青菜叶。煨炖的时间长,配菜口感略老,他吃着也好。

        五兄弟说着说着就叹气,他们想家了。

        在他们不远处,码头的小洪管事坐在草垫上,也喝粥吃馒头。

        他听着笑了:“你们真是不一样,到了这地方,还能惦记家里夫郎。”

        码头附近暗娼多,这些壮劳力好哄骗,暗娼们说些窝心话,一口一声大哥喊着,一口一句心疼说着,念他们不易,可怜他们在外奔波劳累,说自己别无所求,就想给他做顿好饭、暖个被窝,让他在外头能吃好、睡好,有个疼他的人。

        就这一套话,来码头之前,多少人提醒过?男人们都说他们才不会上当。到了地方,被人几滴眼泪逼着,说一句“我以为你跟别人不一样”“你就是瞧不起我,我脏身子不配伺候你”,心就跟被扔到了油锅里似的,人跑了,他们还要去追。

        卖力挣的几百个铜板,温柔乡里待一晚上就没了。还恨自己没本事。

        想着暗娼的男人,有几个记得家中夫郎?

        黎峰说:“我们是乡里汉子,挣点银子不容易,一家老小都等着的。”

        他们来码头扛大包,没有另外编造身份,把带来的菌子卖完以后,就到码头这边问询,直说来一趟不容易,下批货要等,别的活不会干,想再挣些琐碎银子回家。手里钱多了,下回多拿一些菌子来卖。

        他们有商号,还要扛大包,这事立即就引起了码头管事的注意。

        大管事没来,小洪管事受命,也没多管,一天来转悠几次,跟他们唠几句,免得他们另有目的。

        这几天相处下来,几人都熟悉了。小洪管事看他们挺实诚,一直没刁难过。

        他问黎峰:“我看你们那菌子卖得挺好的,拿了货款,再去进货啊,扛大包能挣几个钱?多在府城住一天,房费都不少。怎么跑来扛大包了?”

        黎峰道:“我们几个就开了一间房,方便洗澡的。余下人都住大通铺。能省不少银子。主要是菌子有时节,雨季才生长,采摘以后要晾晒,上个月刚麦收,这阵子回乡,真收不了多少货,我们回家也是闲着,不如在这儿干点活。”

        小洪管事了然点头,惊讶问:“大通铺?”

        王猛接话:“大通铺真不如在码头打地铺,我拿张草席睡外头都比那个鬼地方好。”

        这没办法,府城的客栈很紧俏,商家为了能住进更多的客人,房间都隔得小小的。

        进门两步就是桌椅,桌椅后两步就是床榻,床榻就够睡一人,床尾一个隔帘,里头放一只浴桶和一只尿桶。

        桌子也小,还没他们胸腹大。这样小的桌子,竟然配了四张圆凳,他们挤过来,就够坐三个人,再多就要坐桌子上了。

        他们个顶个的壮实,没法挤一间屋子,长住不划算。

        小洪管事低头算个账:“也就省二两多啊……”

        他说着,发现他们扛大包,一天也就挣个两百文钱,这还是他们肯卖力。忙十天才挣二两银子。

        他摆摆手:“哎,讨生活不容易啊。”

        说着话,有老板买了货。

        集市那头喊人了,他们要去上货。

        几人不聊了,两口把馒头吃了,干嚼两口就往肚子里吞食,余下的粥米一口灌到嘴里,把粥碗放到竹篮里,一路走着一路吞咽,到了集市,小洪管事招呼他们去仓库。

        在码头扛大包的人分两类,一是商船停靠,把货卸下来,一是到仓库取货,把货扛到船上。

        虽然都要去船上,送货的人却要精挑细选,一般是在码头待了一阵,才会让人送货。

        原因嘛,也没别的原因,就是分批管理,管事管熟人,熟人管新人。

        仓库近,麦收了,很多粮商采买,他们最近活多,都是扛麦子的。

        到了仓库,小洪管事就不跟他们一起去船上,只在仓库外看着,和卖家唠嗑。

        “生意挺好啊,这几天就你家风光,把别家眼馋得不行。”

        卖家黑峻峻的,不像生意人,像农夫。

        他憨笑道:“这都是多少年攒下的老客了?也没什么新生意,一年就忙几回,比不上您家里的大买卖。”

        码头自然是属于朝廷的,但码头这一片的生意,那一排排的商铺,有三分之一是洪家的。名副其实的地头蛇。

        小洪管事笑得谦虚,眼角眉梢却露出几分得意,身体摇晃着,腰背后仰,不自觉就拿鼻孔看人了。

        这卖家还是那副憨厚笑容,恭维话说得滴水不漏,跟天生就是大实诚一样。

        黎峰听见了,也看见了,他把兄弟几个看一看,发现就王猛长得比较憨厚,其他几个都有点精明样。

        以后要把王猛朝这个方向培养,忠厚老实人去拍马屁,效果更好。

        粮商买粮,一船都不够数,码头附近清场,让出大路,供他们这些扛货的人走。

        很平常的一天,很普通的一件事,黎峰都在想着,已经八月了,干完今天,明天不来了,收拾收拾东西,回家过节去。偏偏这时出了事。

        黎峰刚出船仓,就被人拿刀指着。

        他这样的心性,都被唬了一跳。

        面前的蒙面汉子两眼瞪着他,让他蹲下。

        “这艘船我们劫了!快蹲下!”

        黎峰蹲得快,身体却蓄势待发,像一只即将扑向猎物的猛虎。

        在黎峰后面出船仓的人,也被持刀匪徒唬得蹲身。

        即将扛货上船的人都被大刀吓住,不敢继续上船。

        货都没上齐,这船就在移动,要驶离码头,往运河深处走。

        约莫驶离五米多,持刀匪徒又再嚷嚷着,把他们往甲板上赶,让他们跳到河里去。

        “不跳就杀了你们!”

        黎峰故意晚起身,眼神压着王猛他们,一行人排在后面,这一看,才知道为什么不直接杀了他们。

        船上匪徒数量不多,有十来个。在码头讨生活的人都壮实,真要动刀子,他们就会拼命,这些人就跑不了了。

        到了甲板上,视线广了,黎峰再定睛看向站在围栏边的高壮男人。

        这男人穿的衣裳带袖子——不是黎峰偏见,布贵,越是低贱的人,越是穿得少,像他们这种卖力气的人,一件无袖褂子、一条七分裤就够了,脚上都是穿的草鞋。

        而匪徒们,大多数都这个打扮。也可能他们是为了更好的混入扛大包的队伍里。

        匪首不一样,里外三层衣裳,再加一件长袖褂子。腰带是红布做的,很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笔趣阁阅读网址:m.xblqugex.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