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3章 让哥夫给你生
第(1/3)页
一回生, 二回熟。
去府城的行程,黎峰安排得妥当。
哪里减速, 哪里歇脚, 他都知道。
晴天赶路很热,人能熬,牲口都受不了。他安排在早晚赶路, 中午休息。天有亮色, 人就在路上。太阳升顶,就找荫凉地停靠。
谢岩找黎峰问人参, “我听说你有人参?”
黎峰还没挖, 上回说起时, 陆杨也没说要。
谢岩说:“我要两根, 你哪天去挖了, 把年份好的留下。我照价给你。”
一两人参要个八00九十两银子, 他说得真是大气。
黎峰问他:“你发大财了?”
谢岩只买得起一根,有一根就够给陆杨再做些补身子药丸了。再吃一阵,就不用人参这种大补的药了。
另外一根, 是帮乌平之问的。他觉得乌平之可能会买两根, 一根现在就给他爹入药、炖汤, 留一根备用。
“你放心, 不会拖欠的,卖给我们也一样。”谢岩说。
黎峰还不知道陆杨的药方里有人参,这东西就是山里挖的, 给一根算了。
他说给, 谢岩不用, 非要拿银钱买, 相当得意:“现在不是我求你的时候了, 我挣钱了,买得起!”
看他这得意劲儿,黎峰就不爽。
他跟谢岩说:“你得意什么,挣几个银子就乱花?”
谢岩还没拿到分红,定金有二百两,足够买人参了。
他冲黎峰扬下巴,看他这一车车的货,问他:“还是我挣钱厉害吧?”
要这么算,那确实是。
但读书人投入多,往前十几年,都是拿银子喂的,分文不挣,全是倒贴。
现在挣一笔,前面的投入就值了。
黎峰又看看他的读书脑袋,跟他打听:“别的读书人挣不挣钱?”
谢岩摇头:“你听过‘穷秀才’吗?大多人都穷。笔墨还好,可以将就,纸是省不了。好字要练,功课要写。既然读书,那就要买书、看书,书价高,我是记性好,所以省钱。一般书生,一年能花个十五两、二十两的。省一些,也要十二两左右,不能再少了。再少,看不了几本书,写不了几篇作文,白耗着熬日子,不如另谋生路。”
黎峰见过的读书人确实都穷,现在也不流行嫁书生了。
早年说着风光,喊一声秀才媳妇、秀才夫郎,把人美得很。
平常过日子,是苦是甜,他们自己知道,旁人也看得见。
供一个书生,熬一家的命。
谢岩这是熬出来了,挺好。
黎峰岔开这个话题,让谢岩多教他几个字。
大路上没法研墨铺纸,他去折两根好树枝,就用这个在地上比划。
学字要慢慢认,他挑拣着来。赶路时,再让谢岩念念诗词,讲讲学问。他听着,挑几个好听的、大气的字记下来。以后给孩子取名用。
教他认字的事,谢岩办了。这是好事。
念诗词、讲学问,谢岩不干。
“你又不是我夫郎,要求这么多,想得美。”
这句好怼,王猛等一帮人都笑哄哄的。
黎峰问他:“想不想要人参了?”
谢岩:?
“你不是答应卖给我了吗?”
黎峰说:“看在亲戚的份上,卖你一根。你想要买多的,要劳动来换。让你念诗就念诗,茶水管饱,念你的。”
谢岩:“……”
他稍作思考,很想让乌平之拿劳动换。毕竟多的人参,是给乌平之问的。
但他跟乌平之是朋友,朋友之间还是不计较了。
对着黎峰,他也念不出什么有关感情的诗,就念一些山河相关的诗词,正好符合黎峰要求的大气。
猎户脑袋不会背书,谢岩路上偷懒,有些诗重复念,他也不知道,让谢岩好一顿笑话。
这次货不多,又是熟路,雨是一阵阵的下,没有连绵的暴雨,用了六天抵达府城。
到了府城,他们先找客栈。
黎峰没听陆柳的,还是住的大通铺。
他们每个人都赶车了,骡子也要收费,能省则省。
黎峰留王猛他们在客栈歇脚,他送谢岩去府学。
谢岩有小书童随行,行李拿得完,黎峰帮忙,两人轻松一些。
从这儿到府学,把这段路记下来。
“我们会在府城待十天,这十天里,你有事可以过来找我们,要是没碰到人,就给掌柜的留口信,我听见了去找你。”黎峰说。
谢岩记下。他一听黎峰等人只在府城待十天,就知道他不能回家过中秋了,轻叹一口气。
多走几条街,他看黎峰好熟悉路况,不由侧目。
“你只来过府城一次吧?”
黎峰上次过来,在府城逛了好几天,该记的都记熟了。
按照上次的卖货情况,他带来的这点货,不用十天。
他是想带着兄弟们在码头多混一阵子,找个扛大包的活,连日在码头蹲着,跟常居码头的汉子们聊一聊,也好对码头势力深入了解。
他们现在没依靠,也没根基,擅自打听,很容易出问题。扛大包累了些,他们不怕,他们有得是力气。
平常大家聊天,肯定会喊人,这个老大、那个老爷,再听听哪些人不能惹,唠唠谁跟谁有矛盾、有旧怨,哪家互相结仇了,就差不多了。
一个城市就这么大,最乱的地方是码头。城里的地头蛇跟码头的人互有牵扯,或者本身就是一家的。他们还没对上号。
以后是常去码头做生意,黎峰想从码头入手。在城里找关系太难了,都没地方落脚。
谢岩看他很有计划,卖货就卖货,还知道搞点人情关系,回首一看,大家都很努力,情爱之外还有生活,便愈发定心。
他跟黎峰说:“你们要是遇到什么难处,也能到府学找我。”
他在府城暂时没有什么人脉,可以去乌平之家里问问,他们家在府城有商铺,识得一些人,多的帮助不提,至少能给一些消息,不用当睁眼瞎。
到府学外头,黎峰就不多送了,谢岩带小书童过去。
他科试结束之后,在府学办理了请假,有学生的牌子,也有当时予以请假的书信,上头还有学政大人的签名,门童看过之后,就领他进去,先到茶室稍坐片刻,没一会儿就有个教官来领他去学舍。路上与他聊起学问,对谢岩小小摸底一番。
距离科试没过去多久,都要下场考乡试了,教官料他也不敢松懈。以他的排名,他在甲班。
甲班的学舍好一些,只住两个人。
书童的生活条件较差,基本都是在床榻下边打地铺。
谢岩看过以后,觉着这样不是事。
刚来就算了,他确实需要人搭把手。
等过几天,就让这书童回客栈找黎峰,跟他们回县里。
书童受了乌平之的死命令,怎么都要跟谢岩一起回乡。
现在天热,打地铺不要紧。
理由很狂野:“我家少爷说了,我在这儿看着,您要是没了,我还能回家报信。”
谢岩:“……”
回家就骂他。
另一边,黎峰回到客栈,发现还是要开一间房,这样洗澡方便。
他说好了,兄弟五个轮流住房间。待十天,一人住两天。
他洗澡换衣裳,穿得齐整干净点,各样菌子都拿了些,到登高楼找余老板,问他要不要货。
余老板跟陆杨说好,一年要三五百斤的货,上次送了三百斤,还差两百斤。雨季到了,属于山菌的季节来了,种类丰富的山菌数之不尽,看看余老板要不要丰富一下菜单。
登高楼的生意好,黎峰进门,在柜前说明来意,就这一阵的功夫,好几桌人都点了菌子菜,照这个销量,三百斤实在不够看。
不过他没见到余老板,掌柜的就能做主。
掌柜的引他去后院,几样菌子看过,各样一起,凑三百斤的货。
之前送来的竹荪卖得好,他们新要一批。
黎峰跟他说了些菌子的处理方式,提醒他一定要煮熟了。
他们一般不会采毒菌子,只是有些微毒的菌子实在好吃。
拿出来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笔趣阁阅读网址:m.xblqugex.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