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_第105章 赌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05章 赌石

第(1/3)页

陆杨第二次去府城,  碰见雨天,花的时间久一些。

        躲雨之后,  路也难走,  各处坑坑洼洼的。他们下地推车的次数得有上百次。

        因运货辛苦,刚出县城那阵的兴奋,很快就被密密麻麻的土坑水洼击碎,  一行七个人,  走得极其沉默。

        陆杨带了个伙计,这是借来的,  他们要对人好一些。把事办了,  跟认真办了,  是有区别的。伙计又不是壮劳力,  这些活他干不来。

        陆杨更不用说,  同行的人都知道他是个夫郎,  谁要他来推车?

        陆杨不与人争执,跟他们分工,到歇脚的时候,  就把干粮料理了。

        但凡生火,  就是他来掌勺。

        如此紧赶慢赶的,  花了足足十天才到府城,  比赶考多用了一倍时间。

        他们此次带了两千斤货,路难走,为了不翻车,  行进速度慢了些。

        到了府城,  陆杨没到乌平之家的宅院去借住,  让伙计带路,  找个客栈歇脚。

        过了考试的日子,  府城人流量少了许多,街上依然人来人往,却并不拥挤。

        要房间的时候,陆杨跟黎峰小小争了几句。

        都是一块儿出来的,陆杨不好单独住一间房,就说都在楼上住,黎峰说他们几个去后院里住大通铺就行。

        一间房费足够三个人住大通铺,他们还不知要住几天。

        王猛和三苗他们也是说住大通铺,有片瓦遮雨,有个铺盖躺平就够了。他们以前在野外,还没这个条件。

        生意刚起步,能省就省。

        陆杨就说:“那你们平常洗澡,就到我屋里吧。”

        睡大通铺的人是没条件洗澡的。

        这主意实在不好,他不介意,他们自己心里清楚,传出去像什么样?

        再说,这不是还有个借来的伙计吗?让他也住客房。他们几个去这个伙计屋里洗。

        陆杨权衡一番,点头答应了。

        抵达第一天,他们洗漱吃饭,休息一晚,次日清早,就挨家上门送货。

        有三家好找,都是有铺面的。早都说好了,货到结款。

        两个游商的货,则先放在登高楼。货款在余老板这里,一并结了。

        这一百三十多两的货款到手,他们的心都定了。

        陆杨不白来,先放了十两银子在这儿,他六月二十一要请一桌酒。这钱是他掏腰包,没拿货款。

        交付以后,他们在府城走走看看,这帮山里汉子,都是头一回出来。

        人多显眼,他们分作两头。黎峰带着二骏和四猴,让伙计领路。

        陆杨之前来过,识得一些路,带着王猛和三苗先去找丁家烧刀子,把丁老板的信送了,看能不能拉到些生意。

        府城之繁华,远远不是三水县可以比的。

        王猛跟三苗都有些沉默,两人跟在陆杨后边,话都很少说,眼睛十分警惕,像两个忠实的护卫。

        陆杨跟他们说府城街连街的铺面。

        人多,饼子大,哪怕同类型的生意街连街的开,大家伙还是能吃饱饭。

        他们要是能把菌子生意做起来,以后再带动别的山货,富裕的就不止他们几个了,整个山寨的人都会富裕起来。

        这话听得人心里暖暖的,很有冲劲。

        上山的猎户,都跟生意打交道。

        他们平常有竞争,打猎要争,猎到以后也要争。

        打不到货,养家糊口都难。打到了,卖不出去,白忙一场。家里总不能成天吃猎物度日。

        他们这些猎户平常也有打架的时候。分猎区以后,互相拌嘴多。到集市上,尤其是去找老主顾的时候,打起来的概率很大。

        因为老主顾是能被抢走的。再有,这些有钱人有恶趣味,看他们为一只猎物的去向,为着几串钱打起来,嘴里说着“不要打”,眼睛里都是笑。

        府城真是不一样。他们住宿的时候,整条街都是客栈,出了街,走一段路,还是客栈。

        到街上逛,挨着客栈的街道,卖包子馒头和各类饼子的小摊也是街连街,口味多到数不清,花样更是让人眼花缭乱。

        王猛跟三苗都去过陆杨的铺面,在县城,包子馒头的生意,做不到这么大。

        陆杨跟他们说:“我那儿馒头生意做起来了,把包子也带动了,现在一天能出二三十笼。你们看看他们这些小摊子的生意,光是卖馒头都忙不过来。”

        客栈里住的多是游商,游商过来一趟,总有肚子饿得等不及的时候,尤其这帮人还都带着护卫随行,伙计都不少,随便买两个垫垫肚子,人数上去了,销量不会低。

        这些东西也是干粮,离开府城的时候,再多买一些带在路上吃,怎么都有生意。码头在,人如流水,钱也如流水。

        陆杨回县城后,去拜访过乌老爷子。

        据说别的府城没有这般繁华,靠近运河的府城,才会沾光。

        陆杨给他们买包子吃,府城肉包子便宜一文钱,他们卖四文钱一个大肉包子。

        王猛两口吃完一个,说大实话:“陆夫郎,这个包子没你做得好吃。”

        他们还在包子摊旁边呢,三苗听得瞪大眼睛。

        此行路上,陆杨说过的最多的话就是让他们到了府城,被人欺负了,也要忍着。

        强龙不压地头蛇,更何况他们不是什么强龙。现在一点根基都没有,还在尝试阶段,要学会做孙子。

        三苗赶紧撞他胳膊,王猛立即闭上嘴巴。他俩都看向陆杨。

        陆杨若无其事,叫上他们继续往前走。

        不仅是他们,街头小贩也不敢随意惹事。

        吵嘴的功夫,就是麻烦。谁都不知道会不会踢到铁板。

        陆杨说:“如果我在他旁边支个摊子卖包子,他就会带人来砸摊子了。平常说一句好吃不好吃的,不要紧。”

        流水似的生意,最多影响几个人。过那一阵,他们还是挣钱的。

        府城有个很明显的特点,很多店铺都跟客栈一样,街连街的开。

        在县城里,只有一处地方是这样,那就是白事一条街,靠近义庄的那里。

        陆杨上回过来,主要是逛的码头。后来找过几家书斋选书。

        值得一提的是,书斋是少数没有跟风开一条街的铺面。这些书斋,都是在书院、私塾附近开着。很多都跟坐馆的教书先生有关,会推荐学生们到指定书斋买某某书。

        而卖文房四宝的店铺,也是街连街。

        客人上门,看完一家又一家。

        陆杨连着逛完,发现了这样子的好处。

        商铺集中,客户群体也是集中的。

        有些人本来没想买东西,看见一家又一家的,莫名其妙就被勾动心思,然后调转脚步,去铺子里逛逛。

        比如说他,他本来只是逛逛,看见这些铺面,他没法不注意,只得拐弯进来看。

        他没办法陪谢岩过生辰,想给他挑一件生辰礼,满屋子转一圈,没有合心意的。

        几家铺面粗粗逛过,反而是王猛买了一个小砚台。

        笔墨之类的,他可以回县城买,砚台这东西耐用,府城的砚台花样也多一些,他买一个给陈酒。

        他夫郎在外头撑起的面子,都被他戳破了。

        他憨笑道:“酒哥儿也在家里练字,他从大峰夫郎那儿听来的学习法子,平常叫我去找老童生问字,写下来,他在家里念念叨叨的记。现在没记几个。”

        陆杨问:“很贵吧?”

        王猛摸摸鼻子:“贵得很,我跟老童生磨很久,才说定一百字三十文钱。他照着我念的写,我要是念错了,回来对不上,再让他念一次,还要再收十文钱。有时候他会故意写错,我上次要揍他,他再不敢了。”

        陆杨摇摇头,“何必呢。”

        王猛耸肩:“没法子,他是这性子。”

        三苗一听,大峰夫郎和王猛夫郎都在学认字了,他家的也不能落后,也想学。

        但他此行出来,没带够钱。没法买砚台。

        他两只眼睛干瞪着,有些傻眼:“怎么不带带我家小禾?”

        王猛说:“怎么带?一个住山下,一个住新村,你家搬新村去,老宅都不留着,我们聚一回多难啊?”

        三苗嘀嘀咕咕。

        不留老宅是因为新房修得大,要钱的地方多。

        他们又没分家,不用两处宅子。

        他回头看,对砚台心动。

        陆杨说:“下次还会来府城的,你这次回家,问问你夫郎愿不愿意学认字算账。我建议是学一学,哪怕少认得一些字也要学。以后我们几家合伙做生意,别的事不提了,至少账本要看得懂。互相之间可以监督查账。”

        男人们忙外头,没这个空。

        三苗应下了,不往后头看了。

        他们今天找到丁家烧刀子的铺面,就往回走,回客栈去。隔天再来拜访。

        另一头,黎峰跟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笔趣阁阅读网址:m.xblqugex.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