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_第105章 赌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05章 赌石

第(3/3)页

明很乱,很多小毛贼混迹其中,出门在外,要保护好钱袋子。可商人们似乎并不怕在这里显富。

        伙计跟陆杨一起守着摊子,跟他说:“这些摊子的老板都不好惹,他们要做长久的生意,不会坏了码头集市的名声。很多商人都是拿了一批货,直接就上船走了,这一段路安全,没人能劫货抢钱。至于水匪,运河这么大,碰见是运气不好,来不及报信的。”

        除非是早早确定了行进路线,总之不会是码头吆喝一声的事。

        陆杨表示学到了。

        他们逛府城的这几天,其实也是等待。

        登高楼已经推出山珍菜色,那是府城最大的酒楼,码头这里定有商人去吃过。

        陆杨稍作思考,没急着找托儿,让黎峰带着三苗各处走走,他则去找老熟人——那个药贩子。

        黎峰带了许多书来卖,这几天在街上走着,他搭着卖出去了五十多本,到了码头这儿,他都不用找客人,哪家摊子前面没有生意,他来问一问,基本都愿意买。

        码头这里暗娼多,这伙人做完生意就会躺进温柔乡,书卖得很好。黎峰还嫌不够。

        三苗看着眼热:“真是捡钱啊,我觉着我编几双草鞋,在这儿也卖得出去。”

        黎峰点头:“对。我转了一圈,别的山货不好弄,可以摘些瓜果晒干,这里靠近码头,都是长期在水上过日子的人,他们补给的时候,应该是买米面时蔬肉蛋多,果子不会多。”

        果子还很贵。

        晒成干,老板肯定舍得吃。

        就跟贵价山菌一样,做贵老爷的生意。

        三苗连连点头:“晒皂豆也能卖。”

        他们年年都会去山里摘皂荚,能看见的都摘了,自家留一些,再卖一些到县里。

        说起皂豆,黎峰就摇头了。

        “利薄,累人,不值当。”

        皂荚树有刺,这个活不轻松。

        皂荚的价不高,卖到县城就行了。

        大老远的拖过来,挣个毛尖尖,真是闲得慌。

        三苗尴尬挠头:“看来我不是做生意的料。”

        什么草鞋、皂豆,都不够赔钱的。

        黎峰说:“皮料也卖得出去。”

        他们的皮料是来自猎物,不如草原商人多。

        要是养殖能成,肉不好保存,皮料也是大生意。

        哪怕是兔皮,几张兔皮缝制,也能做皮袄。兔子的味道比羊轻,穿身上舒坦。

        王猛说:“还能攒鸡毛做鸡毛掸子呢。”

        三苗笑死了。

        黎峰踢了王猛一脚:“让你动脑筋,没让你顶嘴。”

        王猛也笑了起来。

        他们乐呵呵逛着,突然发现陆杨在别人的摊位上,跟人聊得火热,走过去一听,才发现陆杨早不吭声,又干了一件大事。

        陆杨上次在药贩子这里买了一根根茎受伤的人参,他们那天攀谈颇多,他记得这个药贩子说过,他们会从山里收药材。

        既然会从山里收药材,那到他们的坟头山收有何不可?

        陆杨对外,不说坟头山,只说西山。

        他也不贪,黎寨都分地了,现在很多人在种田,全部去靠山吃饭,会出大问题。

        他就让药贩子列几样山里特有的、他们手里也相当稀少的药材,等找到了,就从老家捎带过来。

        以后都在这个码头做生意,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他肯定不会蒙人。

        这药贩子说了几样药材,陆杨还要他给个样品看看。

        “老哥,说出来不怕你笑话,我们守着这座宝山,就认得一些菌子果子,要是识得药材,家里多一样添补,哪至于跑这么远来折腾?您给个样品看看,最好能教我们炮制,不然再好的药苗苗,送到府城都蔫吧了。”

        看样品可以,教炮制不行。

        陆杨跟他挨着磨嘴皮子,“我们肯定不会卖给别人,也不会做这个生意。做什么生意不需要门路?我们药材都没认几样,都说了,是稀罕药材,只能是卖给你,你行个方便,我们挣个小钱。”

        药贩子还没见着他们的药材,依然不松口。

        恰好黎峰过来,听见了一些,跟陆杨对视一眼,陆杨低声问他:“你手上有没有好药材?”

        黎峰还有几根人参没挖,在深山做了标记。

        他说有几根,这药贩子哼哼了一声,当他是骗子。

        黎峰再跟他说人参苗的样子。人参叶子会随着生长形态变化,黎峰找到的这几株都是六片叶子。

        他之前挖过一根,那时候他还不会认叶子,就想着深山老林好货多,说不准黄精都是大家伙,没想到挖了人参。

        药贩子再问问他周边植物、环境,黎峰一一说了。

        这贩子说:“这山很深啊。”

        黎峰点头:“对,是深山里,以前是无人区。我们几个去哪里闯生活。”

        再问问,他们还猎到过鹿。

        鹿茸也稀罕。

        这贩子还是不愿意教炮制之法,只问黎峰认得哪些药材,他从中选了几个,下次能见到人参或者鹿茸,他就列单子。

        三苗嘀咕了一句:“不早说。”

        药贩子一问,才得知这鹿才打到没多久,鹿筋还在。

        他又想要鹿筋,黎峰不卖。

        这便聊完了。

        陆杨跟他们一块儿回摊位,药贩子追过来叭叭叭。

        说起菌子,还有菌子样的好药材——灵芝。灵芝他也要。

        这就下回再说了。

        都出去逛了一圈,对叫卖的事有了主意。

        码头的人都是人精,正常吆喝、谈天就行,故意装托儿,怕是行不通。

        尤其这几个汉子,一看就不会演戏。

        他们都是吃山菌长大的,陆杨就让他们放开嗓子吹。

        这个菌子脆嫩可口,那个菌子绵软嫩滑,还用登高楼的菌子菜为引子,各种口感说个没完。

        菌子只会越吃越喜欢,没有几个吃腻味的。

        可以炒菜,可以炖汤,野菌汤比鸡汤还鲜,家里有人不能常吃荤腥的,可以炖野菌汤解馋,素中肉食,菌中美味,食之不忘。

        来他们这儿买山菌,吃不了亏,只能吃到满嘴鲜!

        陆杨让伙计把“靠山吃山”的幌子挂起来,没一会儿有人来问。

        他们货不多,散客也接。

        来码头的散客都大方,三五十斤的买,摊子前热闹一阵,四百多斤的货物,说没就没。

        守摊子是寂寞,开张只忙一小会儿。

        这头结束,他们没急着走。让伙计守着摊子,有人来问,就说一说家里做什么生意的,他们又在码头多逗留。

        陆杨还没选好给谢岩的生辰礼,码头这里货物杂,许多游商也会出货给熟悉的摊贩,让他们帮忙代卖。

        陆杨跟黎峰,带着王猛,满场子溜达。

        有个年轻汉子喊着“赌石”,“买中离手!概不退换!是玉还是破石头,看您眼力!”

        陆杨眨眨眼,往那头看过去。

        他个子矮一些,在人群里不显眼,没法子越过层层拥挤,看到摊位情况。

        黎峰告诉他:“那男人摊子上都是些石头。”

        陆杨要去看石头。

        他记得谢岩的名字来历。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他到摊子前挑石头。

        石头有价位之分,已经有些微玉色的石头,要一两到三两银子一块。露出一半玉色的石头,十两银子一块。

        箩筐里,有一堆灰不溜秋的石头。一点玉色都没有。这一堆,三十文钱一颗,一百文钱挑四颗。

        陆杨在摊子面前踱步,去挑选有些微玉色的石头。

        谢岩就是这类石头,认得他的人,都看得见他的过人之处。但他大半身子陷入泥潭,没人知道拉出来的谢岩,是块顽石,还是好玉。

        陆杨不会挑石头,以前都没听说过赌石。

        他没有眼力,纯看眼缘。

        他选了一块棱角莹白的石头,颜色不清透,乍一看去也不显眼,看起来很温柔、温润,也很耐看。

        这一块石头是底价,要一两银子。它只有棱角是莹白的。很突出的告诉看客,它的独特之处。似引颈争鸣。

        这就是他给他家状元郎选的生辰礼了。

        陆杨还问黎峰:“你要不要给柳哥儿买一块石头?”

        黎峰没这个眼力,不打算赌万分之一的可能。

        他挣了钱,会给陆柳买个金麦穗。

        陆杨侧目:“你行呀,是个会疼人的好汉。”

        陆杨又从箩筐里挑了两块石头。

        他不打算开出来,纯留着做纪念。

        他就是这种灰扑扑的石头,十分不起眼,扔到一边,是个不值钱的赔钱货。

        他撞得头破血流,磨去尘土,才露出一丝光华,让人知道他也能发光。

        他会送一颗给弟弟。

        他们要迎难而上。
  笔趣阁阅读网址:m.xblqugex.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