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_第102章 贤内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02章 贤内助

第(1/3)页

谢岩舔了舔唇上的汤汁。

        陆杨问他是什么味道。

        谢岩老实说:“甜、鲜。”

        陆杨又问:“好喝吗?”

        谢岩点头:“好喝。”

        陆杨再问:“以后还想喝吗?”

        谢岩想喝的。

        陆杨笑眯眯道:“我从府城回来后,  还给你炖汤喝。”

        谢岩苦了脸。

        陆杨依然是一副笑脸,问他:“好男人应该怎样?”

        谢岩有深刻的思想觉悟。

        他挺直腰背作答:“好男人应该做夫郎的贤内助,  不能做夫郎的绊脚石。要做夫郎背后的男人。”

        陆杨凑近他,  循循善诱:“你是好男人还是坏男人?”

        谢岩大声说:“我是好男人!”

        陆杨故作惊讶:“哇,真是爽快,舍得我啊?”

        谢岩的腰背塌了,  表情苦哈哈,  把陆杨的话拿出来说。

        “我们都是有大事要干的人,不能黏糊糊的。你要去府城,  我不拦你,  但你要照顾好自己,  药要吃,  人不能太累。我也会好好读书的。”

        陆杨亲亲他。

        亲他的唇角、嘴巴,  又用舌尖在他嘴里舔卷。

        确实是甜的。

        谢岩还想亲一会儿,  陆杨就松开他,起身收拾食盒:“我盛了一罐鸡汤出来,你捎带给财神爷。”

        谢岩坐炕边,  抬手擦擦嘴,  跟他闹脾气:“乌平之不用喝鸡汤。”

        陆杨说:“我还想找他借个伙计用用,  你先把鸡汤给他带过去,  过两天我好说事。”

        谢岩就答应了:“行。”

        早上匆匆忙忙,聊几句,黏一会儿,  谢岩就背着书包,  拎着食盒,  去私塾上学。

        陆杨在家把灶屋收拾好,  然后去西屋问赵佩兰:“娘,  我今天要出门一趟,你自己在家怕不怕?要不要去铺子里?”

        前两天,阿青叔来交夏税,带了两个亲戚过来,是两个小哥儿,才十六岁。

        人很勤快,干活爽利,嘴巴不太伶俐,需要好好教。陆杨看过,把人留下了。

        如此一来,赵佩兰就可以不用天天去铺子里了。

        陆杨还放不下,每天早上都是把谢岩的伙食料理好,家中杂务收拾收拾,再去铺子里。

        早上会帮忙包些包子,顺道带带陆林。午饭过后,他就会出门办事了。

        赵佩兰今天不去铺子里。人多了,她在哪儿都不得劲儿,这阵子都在家里做针线活。

        她把陆杨的话听进去了,眨眨眼的功夫,就到了五月底,一年过了一半,要抓紧把夹袄、棉袄都做出来。

        陆杨让她把门关好:“我中午不回来吃饭,您记得做饭吃,别挨饿。”

        赵佩兰送他到门口,看他要用两条腿走,还说:“要么把马车留家里,你每天都要去铺子里,他们要用,都来得及。”

        陆杨想走走,一刻钟的路程而已。

        把马放在铺子里,他们省得喂。

        这间房子没有马厩,进门就是三间屋子围着院墙,四面空地都少,看着更像是分户放竹竿,好晾晒衣裳。

        私塾附近的房子,就这德行。一般百姓,尤其是县里百姓,也不养牲口。

        他照例,出门先往铺子里去。

        他没特地搞邻里关系,平常见面打招呼,事情不急就停下来唠两句,附近人家都见过了。互相都有所了解。

        这条巷子有六座民房,加他们家,一起住了九家。能在附近住宿读书的,都是秀才。单独租房的几户都是中年秀才,孩子都遍地跑了。

        谢岩房子租得大,私塾又贵,平常跟人碰面次数少,跟邻居们都不熟。

        陆杨又不炫耀名次、成就,只说夫君姓谢,大家一般叫谢岩谢秀才,喊陆杨叫陆夫郎,平常倒也相安无事。

        他铺子里卖菜的,每天下午回家,他都会多拿一些。

        眼看着要蔫吧的菜,他满巷子问问,谁家要,就拿走。

        如此一来,他们两口子平常不在家,娘那边有事,招呼一声,邻居们会帮帮忙。

        至于他们私下里怎么议论,怎么说他们,是夸还是酸,他不在乎。表面和睦就够。

        这天,他到铺子里,在前门转了转。

        灶台还是要趁早搭起来,舍不得一天的生意,就要承担一天的风险。

        张铁就会搭灶台,让新来的帮工石榴和银杏去揉面团,今天做馒头和花卷,包子卖完不补货。把张铁空出来,准备一下搭灶台用要的材料,从账上支银子。

        晚上下工以后,大家辛苦点,把铺子里的货都拿席子盖着。让张铁晚上搭。

        搭灶就要做烟囱了,需要几天的工期。尽量晚上做,白天不生灰。

        包子馒头就多跑几次,从后面拿过来。

        巡完店,他跟陆林一起包酱肉包子,再教他识字、记账。

        做生意有很多门路,陆杨一时想不起太多东西,平常铺子里的事,他能教的都教了,现在除了识字记账之外,陆杨也会给他安排任务。

        每天进店的客人很多,总有客人什么都没买就走了,除了兜里没银子,肯定还有别的原因。尤其是熟客不来店里,这个原因需要好好想想。

        陆林开始琢磨这个事情以后,进步飞快,讲话更加圆滑了。

        比方说,他前天的时候,跟一个熟客推荐鸭蛋。

        鸭蛋是黎峰送来的,有两种。咸鸭蛋贵,鸭蛋便宜。

        他看是熟客,就推荐人家多买鸭蛋,少买咸鸭蛋。咸鸭蛋不难,居家过日子,大家都会做。

        但那天,这位熟客是跟邻居一块儿来的。两个都是熟客。另外那个客人,听见陆林的推荐,就一直怪声怪气的笑。

        陆林也不知道他笑什么,过日子,谁不想省些铜板?

        他这样做生意,也是陆杨教的。

        卖吃的,要细水长流。他们为客人着想,客人肚子饿了,就会想到他们,想到他们,就会过来照顾生意。

        结果这两个熟客都没买鸭蛋,咸鸭蛋也没买。

        陆林跟陆杨说:“我想明白了,他俩在一起,肯定有攀比。要是只来一个,我推荐实惠的,他就跟平常一样,听我的。两个一起来,咸鸭蛋又比鸭蛋贵,我说完实惠的买法以后,应该再给个台阶下,说咸鸭蛋要腌一阵子,也不知我们家这个咸鸭蛋的味道好不好,少买几个回家尝尝,好吃再来。”

        这样一来,客人要是想摆阔,全买鸭蛋还更有面子。

        要是想省着点铜板,说尝尝鲜,也不丢脸。

        两文钱的差价,全是人情世故。

        陆杨听得乐呵呵的,“林哥哥,你越来越厉害啦。”

        陆林听得不好意思,“也就是附近没谁家有我们货品齐全,我估摸着,过两天他就会来买菜了。不然这事真没办好。”

        陆杨让他别记挂:“我们尽量招呼好每一个客人,人家要走,我们留不住,想明白原因,改了就行。他愿意给我们机会,我们以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笔趣阁阅读网址:m.xblqugex.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