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_第96章 哎呀哎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96章 哎呀哎呀

第(2/3)页

:“再看看糯米够不够,不够的话,等会儿我们回来,再买一些。”

        这头就这点事,陆杨转而从蒸笼里拿了四个粽子,又随手抓了一大把粽叶,转去隔壁酒铺,给丁老板送粽子吃。多的粽叶,他回家也能包粽子。

        再照顾照顾生意,定了十坛雄黄酒。

        丁老板笑呵呵收了粽子和银子,跟他说:“陆老板越来越大气了。”

        陆杨哈哈笑起来:“老哥哥别笑我,我这都是要送的礼,要是不够,我还来买。”

        丁老板知道他交友广,官差认得,富商认得,夫婿在读书,恩师得拜会,还有私交友人,真要这样送,十坛酒肯定不够。

        但人有亲疏嘛,也不是每一家都是好交情。他看陆杨脸嫩,虽然会做人,到底年龄小了些,两人交情不错,这半年多相处下来,各处都好着,就给他提了个醒。

        “手头阔绰了,朋友就多。你挣点银子不容易,家里还有个书生郎吃银子。给人分个三六九没事,过日子么,太要脸面就得吃大亏。”

        陆杨听着心里暖呼呼的,只跟他说:“放心吧,我抠抠搜搜的,一般人我还舍不得送呢!”

        这头唠两句,陆杨再回家,就能赶马车去新家了。真是屁股都没坐热,就到处跑。

        谢岩摸摸他脑门,都冒汗了。

        “一点都不知道偷懒。”

        陆杨把他的汗巾拿来用,“自家的事,有什么好偷懒的?偷来偷去,都是我们家的。”

        房子他提了意见,定下前,把一些麻烦的宅院都排除了,余下几个处,条件相差无几,他看位置定的。

        距离私塾有一刻钟的距离,距离铺子有个一刻多的距离。

        一般临街的房子,都会开个铺面。比如他们家的小铺子。

        他特地选的民房,过了街道,要往里走两个小巷子。院门一关,就能过自己的小日子,前屋后院都没门脸,做不了生意,很清幽。

        附近住着好几个书生,跟他们家情况不一样,这些书生是合租的。两家、三家租个屋子,自家媳妇夫郎跟过来陪读照料。平常会做一些浆洗的活贴补家里,再有空闲,就纳鞋底。

        县里住着,竹编草编不方便。他们取材不易。

        马车驶入巷子,好几个邻居出来瞧热闹,陆杨都笑眯眯跟人打招呼。

        到了新家门前,他们下马车,齐齐看向院门。

        泥砖搭的院墙,配着木质的门。

        门板旧了些,有些坑坑洼洼的竖条条。两只生锈的门环被磨出斑驳痕迹,不见锈色,挂一把长条铁锁,把门关着。

        不是过年,门前没贴对联,可能是罗家两个哥哥拿来的,他们在门上贴了福字。

        钥匙在赵佩兰那里,她从荷包里拿出来,递给陆杨。

        陆杨喜欢管家,也很尊重长辈。

        新家的钥匙,给娘管着。

        他把钥匙推回去,笑嘻嘻说:“娘,你快开门,我们进去看看!”

        谢岩也催她:“娘,快开门,我还没来过,都等急了!”

        赵佩兰被他俩左右搀扶着到门前,笑着拿钥匙开锁。

        年初的时候,她交出一把钥匙,把村里那套令人伤心愤怒的宅子交出去卖掉。现在他们在县里,也有了一个可以安身歇脚的窝。

        虽是租赁的小院子,走进来却感觉头顶有了一片瓦,足以遮风挡雨,让人心里安宁。

        陆杨特地要了大一点的院子,以后两个爹或者弟弟和黎峰来县里,都能到他这儿住几天。

        这房子也果真大,在民居里规格到顶了。

        进院有一条石子路,直直往前一段,蜿蜒开叉,把路伸到东西耳房。

        这条石子路被铺得像一棵茂盛的大树,到主屋外头,门前一片路都铺了石子,有些紧凑,有些稀拉,像阳光透过了树叶缝隙,留出了一星光亮。

        谢岩进来就赞了一声:“好雅致!”

        这房子大,大就大在耳房了。

        进院三间房子合围,东西耳房各有两间屋子,主屋分隔两边,也是两间屋子,灶台搭在了堂屋,一墙之隔,就是土炕。

        一家人先去主屋看,家里干净齐整,家具旧了些,还能用。

        各处都空空的。主屋两间房,大小都一样,两边都有门,进屋以后,先是一条长炕,再是沿着窗户摆放的长条桌。

        桌下有一张靠背椅,平常写字读书用。

        赵佩兰看见这个,就说:“你俩住这屋。”

        结果他们转去另一间房,里面是同样的摆设。

        这里从前也是合租的小院子。

        东屋给婆婆住,小两口住西边。

        赵佩兰说他俩是家主,她是家里的老婆婆,镇不住宅子,她住西屋。

        再看耳房,东耳房的灶就搭在炕脚,上头够放一口小锅、一只茶壶。平常可以在这里吃饭。两间屋子都一样。

        陆杨再看西耳房,总算松了口气。

        西耳房是灶屋!

        好好好,他喜欢灶屋!

        不然这屋子真是不像家!

        西耳房的另一间屋子是空置的,里面放着一张木板床。

        房主对合租的执念真是深。

        陆杨算一算,他们这个房屋可以合租五家人。

        他想象了一下,他出了房门,家里密密麻麻都是人。

        陆杨:“……”

        还好,现在只住了他们一家!

        有单独的灶屋,现在天也热了,堂屋的灶就不用管。

        他们回屋收拾小房间,把行李拿出来,在炕上把竹席铺上,先往上躺了躺。

        陆杨上看房梁,侧看土墙,抓着谢岩的手掌捏来捏去,跟他说:“我要把这面土墙都用稿纸糊上,这样咱俩办事的时候,墙上不会落灰,你还能在圣人的监督下,努力考状元。哈哈哈哈哈!”

        谢岩以为他要说些温情的话,没想到刚开头,就歪到天边去了。

        他无奈道:“你怎么还记得这件事?”

        陆杨跟他咬耳朵:“你还没考上状元呢,我怎么能不惦记?”

        谢岩记性好,他记得陆杨当时说过,要是弄里面了,就是考上了,是精榜提名。怎么又没考上了?

        他问:“我不是考上很多次了吗?”

        陆杨不承认:“那也太便宜你了,这样说来,你随便一考就是状元了,美得你。我怀上孩子,你才算考上了。”

        谢岩想了想,一本正经跟他讨论:“三年出一个状元,你也三年生一个孩子?”

        陆杨摸摸肚子,想着家里的热闹场景,又不嫌人多,密密麻麻闹得慌了。

        他说:“你要是有这本事,我给你生几个又怎样?”

        谢岩不怎样,感动得翻身抱他,小娇夫一样挨着他脖子蹭。

        “净之,你愿意给我生孩子,我好高兴。”

        陆杨还奇怪呢:“我是你夫郎,给你生孩子不是很正常吗?”

        谢岩说:“生孩子会影响你的挣钱大计。”

        陆杨笑得不行,说起这事,他叽叽咕咕讲好多。

        “乌老爷子跟我聊过,要做大生意,东家就不能守在小铺子里。这回去府城,我也算见识了。正值过节的时候,忙过这两天,我歇歇,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笔趣阁阅读网址:m.xblqugex.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