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_第82章 财气养人(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2章 财气养人(捉)

第(3/3)页

说:“你知道大小就行了。”

        这就没劲了。

        陆杨再亲亲他,就带他去吃饭。

        这两天黎寨有人来送货,酱料又添了些,菌子补货了,笋子也搭着送了两筐,不够数,下回要多拿些笋子。

        笋子炒来炒去,除了清炒就是炒肉、打汤,花样有限,胜在食材鲜美,也不是白菜萝卜似的天天吃、顿顿吃,都没吃腻。

        今天还是竹笋肉片,笋子和肉片都切得更薄了,入味好,夹一筷子有好多菜,谢岩拿它下饭。

        再炒了个豆芽菜。豆芽是自家发的,陆杨常年跟豆子打交道,这些都会。

        他看准了时辰掐菜,豆芽很嫩,只是清炒,口感脆爽,这道菜很大一盆,调料没多加,白口都能吃。谢岩吃过饭,白口又了一碗豆芽菜。

        他今天有个小礼物要给陆杨,是他之前给陆杨画的画像,他答应做成小卷轴,这阵子一直忙,每天只有一点空闲,今早抽空,一起做完了。

        他又新画了一些图,这些不上色的图画不费劲,几笔就勾勒一张,他想陆杨了,就会画几张,攒一阵子,有个几十张。他给装订成了小册子,让陆杨拿着看。

        两人就吃饭的空闲聊聊天,陆杨看看卷轴,又看看小画册,心里喜欢得紧。

        谢岩总把他画得很有朝气,眉头倒竖都是可爱的。市井之上,说人泼辣,半分是夸半分是骂,泼辣人不吃亏,也不讨喜。有几张画像上,陆杨看出泼辣之意,细细看来,也是可亲可爱的。

        这画上就他一个人,也没谢岩在身侧。他或是这个动作,或是那个动作。有他在灶台面前打转的样子,也有他在铺面门口吆喝的样子。有他坐在炕上打盹的样子,也有他蹲铺面门口吃包子的样子。更有好几张睡觉的样子。

        他这阵子瘦了很多,还没养出肉来,谢岩却总给他画出一张圆圆脸,肉乎乎的,看着很有福气。

        明明和他有差别,但不仅是他,给旁人看一眼,也认得出来,画上的小胖子就是他。

        陆杨嘴上花,这这那那的话都能说,讲喜欢说情爱的词也没少提,但他很爱看这些画。

        谢岩爱他,画上的人才会这样生动有朝气,活泼又讨喜。泼辣好看,馋嘴好看,睡觉好看,忙碌也好看。

        他捧着画册,就好像看见了谢岩对他的心意。一丝丝的甜蜜汇聚成河,从眼里流出来,感动得热泪盈眶。

        陆杨擦擦眼角,把这份礼珍而重之的收起来。

        他记得弟弟背过个小皮包,他改天也要弄个小皮包背着,他的宝贝越来越多了,一个小香囊装不下。

        “我很喜欢,你有心了,马上要科试,你别为我分心,好好准备,这些杂事放一放。”陆杨很识大体地说。

        谢岩抓住他的手,两人手上戴着一样的红绳,同心结挨着,两人的心也贴着:“我还好,读书的事不算难,就是惦记你。”

        读书最怕心有杂思,他多年习惯,一旦分心,就会拿上稿纸,把乱七八糟的想法记下来,写出来了,就不惦记了,可以继续认真读书了。

        只是今年,他的杂思不是乱七八糟的事,是他的心上人。

        陆杨可以挑剔,可以说谢岩把他当杂思,逗一逗他家状元郎。

        这番话听到心里,张口就没法无理取闹。

        他爱谢岩追着他哄,也愿意红着脸展现羞赧。

        “阿岩,你嘴巴越来越甜了。”

        谢岩让他尝尝甜嘴巴,起身去私塾上学去。

        日子继续往前过,陆杨拿到了谢岩的身材尺寸,就把布料摊在炕上,比划着样子,把布裁了。

        他先给谢岩做两条合身的裤子穿。

        布料裁好,就能一样样装到绣箩里,在铺子里忙里偷闲的缝两针。

        他还挑个大晴天,开了第二次的试吃小摊,和计划的一样,煮了两大锅素面到前面卖。

        开摊不久,来了熟人,陈老爹带着他两个儿子,过来照顾生意,一人买了碗面条,就在门口打量陆杨。

        陆杨不慌不乱,只把他们当普通客人对待,假装不认识——陆柳不认得陈家人才是正常的。

        财气养人,他气色好了,人还是瘦的。本来也是瘦,更瘦就脱了相,和以往的长相略有差别。以前他在陈家吃喝不好,脸上没血色,和现在的好气色不一样。

        他离开陈家,海阔天空。他能扛起一个家的责任,想做什么做什么,心中郁气解了,又得到许多关爱,心态为之改变,气质大不相同。

        他不说认得,陈老爹也不敢上前攀亲——他明面的身份是陆柳,是谢秀才的夫郎。

        谢秀才是谁?满县风风雨雨的议论,是那个出书人,是县试大挣一笔的厉害书生。

        说起谢秀才,县里还有旁的传言。

        舌战群儒有人说,当街评书也有人说。状告公堂更有人说。

        这般硬气,可不是软柿子。

        陆林也在前面帮忙,他看陈家人来了,还心慌了一下,转而记得陆杨的嘱咐,不用怕,就笑呵呵擦手,跟陆杨做介绍。

        “柳哥儿,这是三姑父和两个表哥,你可能没印象,你记得三姑吗?叫陆三凤的那个,这是她家的人,前阵子我跟你提过,他们家开着豆腐坊。”

        陆杨展颜笑了:“哇,是亲戚啊,怎么我没见过你们啊?”

        陈老爹脸皮厚,话匣子打开,就把话给接上了,笑道:“之前我们在东城区那儿卖豆腐,店租要给,日子要过,一家子这么多张嘴巴,一年到头没个停歇,这不,听说你在这附近开铺子,我看离得近,就带他俩来认认门,都是亲戚,以后别见外。”

        他说话总这样,只说别见外,没说有事开口提,显得大方,话都留一手,怎么都有理。

        陆杨可不愿意在他身上耗费心神,只是笑道:“行啊,都是亲戚,以前怎样,以后就怎样。我都知道的。”

        这话明明白白,穷了推远,富了也别凑上来。

        陈老爹脸皮抽动,笑呵呵把话圆了:“以前是亲戚,以后也是亲戚。你这儿忙,我们今天不挡道,改天再叙叙旧。”

        人活在世上过日子,谁都不是傻子。

        在铺面外排队买拌面吃的人都听明白了,这一家是凑上来攀关系的人。

        附近街坊多数是熟客,常来买菜,陆杨又热情好客,谁都能聊两句,有人看他脸嫩,还瘦叽叽的,对他有几分怜爱,等陈老爹他们走远,七嘴八舌的让陆杨别上当。

        “陆夫郎,你撑着这铺子不容易,卖菜能有几分利钱?可别被人惦记上了。”

        陆杨心里暖烘烘的。

        说起来,他小时候在东城区的日子,也是这样的。

        陈老爹总以为他藏得好,在外头与人为善,是个好人,关起来门谁都管不着他。明明很多骂人怼人还有撒泼的事情都让陆杨去干,但陆杨在东城区的人缘很好,都知道他不容易,平常多有接济。

        世上还是好人多啊。
  笔趣阁阅读网址:m.xblqugex.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