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_第88章 大峰大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8章 大峰大峰

第(2/3)页

一人夹两筷子就料理了。

        陆柳吃香了,也吃爽快了。

        他连着两顿吃得肚圆,小凳子都坐不住,肚子里撑得慌。

        正好黎峰买了两刀纸回家,他就到小铺子里,站在柜台后裁纸,干点杂活消消食。

        姚夫郎来找他玩,在院子里没见着他,扭头一看,陆柳在柜台后面站着,手边又是算盘账本,又是笔墨纸砚,手里还盘着许多纸张,顿时笑了。

        “呀,我说这是谁,这么俊俏,原来是我们家小掌柜的呀!”

        陆柳听得直笑:“安哥哥,你快来!我会写你的名字了!”

        姚安眼睛一亮,果真快快走过去。

        他不去柜台里边,跟陆柳隔着桌子说话,这桌子不足半米,是条窄桌,两人离得不远。

        陆柳拿毛笔的姿势还是很生疏,落笔写的字很大,一张纸只能写十来个字,远远没到写小字的水平。

        他拿一张新裁的小纸写了“姚安”和“姚夫郎”五个字。

        “姚”是之前特地要求的,是学姓氏的时候一起学的。

        “安”字是黎峰新学的,根据打猎的顺口溜学来的。陆柳听见里面有“安”字,就让黎峰指给他看,他先学了这个字。

        陆柳指给他看:“这是姚安,是你的名字,这是姚夫郎,是大家常叫的称呼。”

        他想了想,又再写了个“安哥哥”。把姚夫郎美得不行。

        “真好,我之前找老童生问过,他给我写个名字,要十文钱呢!我说十文钱都够去县里找个书生写一封信了,他让我去。我后来到了县里,也舍不得花这个钱。嗯嗯,真好,我回家就练练!”

        姚夫郎把纸拿手里,上看下看,左看右看,在桌前看,绕着弯子看,走几步回来,墨迹晾干了,他小心叠好,放到怀里,问陆柳:“我看你今天气色挺好的,没吐了?”

        陆柳小声跟他叽叽咕咕:“我今天吃了三顿肘子!”

        姚夫郎好震惊:“三顿?”

        什么大富人家,能一天吃三顿肘子?

        陆柳跟他比划:“我半夜馋嘴,先吃了一回,早午又吃两回。我跟大峰说,是我们家壮壮馋了,他让我吃的。嘿嘿。”

        姚夫郎的孕肚比他大,闻言摸摸肚子,眼珠一转,说:“看来我得早点给娃儿取个小名,这样好使唤大强。”

        陆柳裁纸,手上不停,问他想要什么样的小名:“我帮你一起想。”

        姚夫郎想要聪明一点的小名:“你看大强傻愣愣的,没出息。”

        陆柳说:“那叫聪聪?”

        姚夫郎念叨念叨,不要:“太简单了,而且以后肯定会被叫葱花、大葱,要是挨骂,就是野葱。这太难听了。”

        他这是第一个孩子,叫大葱的可能性很高。

        陆柳也没学几个字,心里念着聪明,就想到狐狸聪明,狐狸又不能做名字。

        他又想到许多人都说男孩子小时候淘气,长大了就聪明,便如此跟姚夫郎说:“叫淘淘?”

        姚夫郎念叨着,也不大喜欢。

        陆柳双手撑桌上想了想,现在要说聪明,大多是夸读书人的。

        他听哥哥说起过科举的名次,什么状元、会元、解元,还有小三元、大00三元,这么多元,叫元元肯定聪明!

        他细细与姚夫郎说来,姚夫郎听得笑眯眯。

        “元元,元元,嗯嗯,不错,就叫元元了!”

        取好名字,他俩各自念叨一阵,又开始裁纸。

        姚夫郎今天没带绣箩来,他连着一阵做绣活,眼睛累得慌。他帮陆柳裁纸。

        也问起卖书的生意:“寨子里你们都没走完吧?”

        陆柳点头:“是,有好几个来问的,之前没纸了,我裁一些出来,待会儿就先印出来,然后缝几本,等大峰回家,就让他抽空去送货。”

        一本二钱银子呢,值得跑一趟。

        姚夫郎又问:“你那么多样式的画,只卖这十页的?”

        陆柳摇头:“我们现在银子不多,这个雕版可贵了。”

        具体多少钱,他没讲。不然姚夫郎算算利钱,可能心里不痛快。

        姚夫郎有点可惜:“我还想买一本回家放着,但我喜欢的图画分散在好几本书里,难办得很。”

        陆柳听着,就问他喜欢哪些:“我们攒攒银子,会再买一些雕版,都是散买,我找几幅图先印出来也可以。”

        反正都要印的。

        姚夫郎就跟他说小话,这这那那的,讲一堆。

        陆柳掰着手指数一数,跟他说:“你这都要多少张了?”

        姚夫郎也记不清:“没事,慢慢来吧。反正我怀着孩子,也做不了什么事。”

        也是。

        陆柳便不记图画,又与他闲聊。

        黎峰今天上午在家干了些杂活,挑水之后,又把菜地收拾了下。

        午饭后,跟王猛一块儿上山,说是去捉草蛇。

        过了三月半,来铺子里聊天的人越来越少,新村那边农忙,两个村落的人都有些亲戚关系,会搭着帮帮忙。

        说起农忙,陆家屯那边也在农忙了。

        黎峰过去报喜以后,两个爹还想把手里的活放一放,黎峰好好劝说一番,也在家里干了些杂活,过后才回家,还与他说起了猪崽的情况。

        陆柳想着想着,心里有个想法。

        养牲口需要经验,一代代的经验传下来,所以大家都会养牛养驴养骡子,鸡鸭也是,黎寨这里,养狗的经验也很是丰富。

        养兔子的经验一回回的,都没积累起来。死一窝就拿去卖了,下回有母兔,再来重新养一回。这样很慢,可不可以把一些有经验的人聚起来,大家一起养兔子呢?

        养殖的时候,遇见什么问题,大家一起想法子?

        这事难办,但他记得姚夫郎也是养过兔子的人,他俩可以合伙试试。

        姚夫郎是寨子里长大的人,姚也是大姓,以后有问题,出去问也方便。

        如今怀着孩子,他俩干不了太多重活,料理几窝兔子没问题。

        他把想法说出来,问道:“安哥哥,你看这样行不行?我俩搭伙养兔子?你家是不是也有母兔?”

        姚夫郎怀着孩子,大强有了紧迫感,上山愈发频繁,要抓紧挣钱。

        家里添丁,开支就大了。连夫郎孩子都养不起,他都臊得慌。

        他有猎区,大家伙不好逮,兔窝可以掏掏。

        姚夫郎有兔子,没养多好。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笔趣阁阅读网址:m.xblqugex.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