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_第79章 大炮仗(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9章 大炮仗(捉)

第(1/3)页

县试前后,  铺子里都在忙。

        越临近考期,城里人就聚得越多。

        考生有大几百,  有家人陪同的大有人在。

        再有凑热闹的摊贩,  人往一处走,财往一处流,衙门口、县学外,  被戏称为金窝窝、银窝窝。

        陆林跟他爹爹和两个兄长,  出去卖炒面粉和散装瓜子花生。

        他嘴皮子练出来了,在外吆喝的词儿一串串的。家人跟着学,  加上周围很多摊贩都在叫卖,  气氛感染之下,  不吆喝的人反而奇怪,  互相都比着嗓子。

        是人就要吃喝,  这几天,  陆杨的花样馒头也卖得好。

        寓意好,样式特别,个头大,  用料实在,  三个一组,  金榜题名,  只要八文钱。

        小包子让价,四文钱三个。四文钱的包子,八文钱的馒头,  叫四平八稳。馒头包子加起来有六个,  叫六六大顺。

        铺子所在的地方,  离县学较近,  张铁空出手,  就要回来背馒头出去卖。小包子则装在竹篮里拎着。

        他出去跑一回,陆杨就要提醒他一回怎么吆喝,怎么喊话。张铁实在太木头,得追着叮嘱。

        销量大,家里的面团就不够用。

        陆林就把两个哥哥都拉到铺子里歇脚,喘口气,喝杯茶,一人揉几个面团再走。

        陆松、陆柏再加一个张铁,三个轮换着来,差不多时辰就回一趟铺子,歇脚、揉面再补货。

        陆林和苗青也会回来,间隙里帮着做些花样馒头。

        花样馒头好卖,耗时也久,不如圆圆的大馒头,揉搓两下就成型。

        馒头单卖,也就两文钱一个。

        他们家这样凑数,生意可以做到八文钱、十二文钱,价格匀下来,比常价略高一点。走量又大,铜板直往兜里塞,让他们都产生了错觉,钱真好赚!

        陆林他们炒的面粉不多,只有一百多斤,远远没到陆杨说的两百斤的数量。

        卖个几天,就不够数。陆二保、王丰年,还有陆大河他们,都在村里炒。别的亲戚看见,都来问话。

        陆杨说想炒就炒,盈亏自负,劝退了一帮人。

        肯留下的,货都由他们早上拖到县里。

        这点炒面粉,陆杨吃得下。这阵子卖不完的,就留铺子里慢慢卖。

        他这儿红火,但他本人不太忙。

        谢岩前阵子常回家,追着陆杨哄,把人哄好了些。他知道陆杨是个闲不住的性子,各处生意红火正好,把他哄着在前面看店。外头的事和后厨的事就不劳心了。

        人多,但各商铺的人没聚起来,客栈、酒楼、茶楼的人多。他们铺子也冷清,忙忙碌碌的都在外头奔波。

        店铺不能关,开着就要人守着。陆杨给自己找事情干,在前面搭手做馒头。忙不过两天,黎峰带人过来送了酱料和春笋。这下子,他没法做馒头了,只能等着散客上门。不然拿一次货、收一次钱,就要洗洗手。他不嫌麻烦,看看洗到水里的面粉,也会心疼。

        人老实下来,他不想心焦,免得身子出问题,在正忙的时候添乱,就拿书看,还坐门口看。

        这几天,《科举答题手册》的销量持续增高,第一天卖出七十本,第二天卖出八十本,第三天有一百三十本,到第四天开始回落,所有的托儿都收工了,书生圈子里自然会有信息流传,不愁卖不动。

        卖不动,那就是没有买家了。

        回落是匀速的,到二月十六这天,总销量在四百七十二本。

        按照他们预期的,等考试结束,还有一部分考生会买。

        再就是各私塾的教书先生,以及筹备科试的秀才们,也会买来看看。

        教书先生们不会嫌本事少了,考期将近,也没几个人能真的放松。

        陆杨在门口坐着,还想吆喝两嗓子。

        哪知这天,陆林急忙忙跑回来,赶紧把他拉到屋里了,紧张兮兮往后看,跟后面追着恶鬼一样。

        “怎么了?这么慌?”陆杨问他。

        陆林跑一路,脸都跑红了,盯着陆杨的脸,脑子里闪过很多画面,然后问他:“你认得做豆腐的陈家吗?”

        陆杨恍然大悟:“怎么了?娘经常去他家买豆腐吃。”

        他稳得住,陆林一时哑然,缓口气,喝杯茶,再与他简单说来。

        满县城的商贩都活动起来了,陈老爹也不例外。他跟陆三凤挑担出去卖豆腐脑。

        他们这几天都碰到好几次了,之前没注意看,主要是陆林他们这几个年轻的不认得陈家人。

        巧得很,今天苗青跟陆三凤正面碰到了。

        陆三凤以前日子过得不错,劳苦几个月,人憔悴了、显老了,样子还是那个样子。

        苗青把她认出来了,还记得陆杨交代的事情,当街就认亲了,一声声的好妹子,把陆三凤喊得想跑。

        人那么多?她往哪里跑?

        陆林说:“我爹爹要去陈家吃饭,陈老爹不乐意,说忙得很。我爹爹当街就骂他了,把他两口子都骂了,说这些年不回家,知道的是忙,不知道的是看不起穷亲戚。挣钱的时候碰见都这样躲着避着、装不认识,各种推辞,真有事求上门,不得拿扫把打啊?陈老爹被人指指点点的,怕了,带他回家吃饭了。我爹爹把二哥带去了。大哥还继续卖货,让我先回来跟你说一声。”

        离得这么近,碰到是正常的。

        陆杨早做好了准备,让两个爹跟大伯一家通气,他们这阵子在村里常常提及,做好铺垫。碰见就碰见了,回村说一说,把陆柳还有个双胞胎兄弟的事捅出来就行。

        他跟陆柳是同胞兄弟,认亲就好了。谁也想不到他们是换亲,以后就稳当了。

        他不害怕,反过来安慰陆林:“没事,碰见就碰见了。回头你们也去他们家里吃饭。大松哥跟二柏哥都不好意思在我这里多吃,那就去陈家吃,吃个饱!”

        陆林在铺子里久,跟陆柳都打过几次照面了,对这些事猜得七七八八,他迟疑着问陆杨:“那陈家要是找来?”

        陆杨双手环胸,并不害怕。

        “让他找我家状元郎说话。”

        陆林笑了:“行,你心里有数就好。”

        他回都回了,那就先吃饭。

        家里忙,这几天是吃面条多。

        忙起来就捞一碗面条拌酱吃,实在忙狠了,就拿个馒头啃一啃。

        前头客少的时候,陆杨也会去灶屋炒几个菜备着。

        别人都太忙了,赵佩兰都在灶屋蒸馒头蒸迷糊了,做饭的事,陆杨要搭把手。

        铺子里山货多,人一天天干着体力活,他舍得割肉,笋子要炒肉片,山菌也要炒肉片。

        陆柳又挖了些野菜来,他一并洗洗,做了些春卷和肉丸子。春卷蒸着吃,肉丸子打汤。

        陆林还想出去卖春卷,看铺子里实在没人手,这个提议都不敢说出来。

        陆杨看出来了:“放心吧,能卖我也不会去卖。春卷要配菜,铺子里这点就够自家吃的,我再一开口,我弟弟也要跟着忙。这么远的路,何必麻烦?”

        桌上还有一小碟酸萝卜,是上回黎峰捎带过来的。

        他们都没吃过这种酸萝卜,口味实在特别,酸爽可口,十分下饭,可惜量少。

        家里只有陆杨需要开胃下饭,别人捧起碗就能吃,尝过一回,心里惦记,都没跟陆杨抢食。

        这会儿吃饭,就他们兄弟俩,陆杨给他夹两块酸萝卜吃。

        铺子前面离不得人,他俩端碗,夹菜到前面吃。

        陆杨跟他聊天:“林哥哥,你们家的地种得过来吗?”

        陆林点头:“忙了些,但忙得过来。”

        很辛苦,没法子。少种一亩地,就少一亩地的口粮。

        亩产就那些,交了粮税,留足糊口的粮。余下才能卖。

        要是手头紧,卖的还要更多。卖完了,家里没得吃,又要拿钱出去买粮米。

        陆杨说:“阿岩这次能挣不少银子,我们可以有个小家了。你那儿要是忙得过来,可以叫上哥夫一起过来我这里帮忙。”

        他们有个小家,后院就可以空出来住伙计。

        陆林想来,但是家里不如以前和睦了。

        原来一家子住着,谁也没比谁好,他们夫夫俩一开始是出半天工,都没当回事。后来是全天工,但早出晚归,风雪里跑着,都知道辛苦,也没说什么。

        早前,陆林跟张铁都有考虑,他俩还没孩子,不能长期分开。为着孩子,陆林想要舍弃县城的差事。

        话都放出去了,等开春,就老实种地。猪崽都放家里养上了。可变得太快,家里翻地了,这都二月中旬了,他们一天忙过一天,忙完了,还要留县里干活,家里肯定会闹起来。

        陆杨听完,觉着这事简单,分家就能解决。

        成家的兄弟,本来就不适合一屋住着。

        各人性情不同,干活多少,爹娘偏心,饭菜多吃一勺,谁偷懒吃肉蛋,谁干活喝稀粥,这都要吵。

        这还是都种地的情况。突然有个兄弟不种地了,酸水能把人淹死。

        分家事大,他不说出口。

        陆杨点点头:“没事,还早,阿岩要准备科试,我们应该在六月份准备搬家。那时候地里正农忙,再看吧。”

        说起种地,大伯一家真是拼。

        他们起早贪黑的,壮劳力都带出来两个了,家里的地是早晚犁。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笔趣阁阅读网址:m.xblqugex.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